带了这么多高中复读生,帮助他们提分,只有五条,我觉得最重要! 1、考纲考点的认识理解要到位。 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到哪里去; 关键的不是你有多使劲,而是你在哪使劲。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和高考复习的依据。外语、理综、文综使用全国卷,语文、数学正在向新高考卷过度。 对新高考的研究异常关键。 我们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 每一个章节复习之前,首先要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工。 怎么研究? 学霸的做法就是把近五年的高考题做好考点统计,通过数据找规律。 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全国卷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2、知识点的串联和并联。 高中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学习是独立的,要想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找出来,把知识内容归类、分层,这是要通过复习来完成的。 这种综合性复习,有小阶段复习和大阶段复习两种。 小阶段复习就是单元复习或章节复习,对根本知识、根本方法、根本技能这“三基”进行回忆、 以及应用,形成知识网络; 大阶段复习就是学期复习以及综合知识复习,对学期内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找到知识间的关联,相似性或者不同,时间轴、 内容层次上的关系,形成大的知识体系。 小阶段复习就像是对一棵树的回忆和梳理,而大阶段复习就是对整片树林甚至森林的描绘和梳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 我的高三复读生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 后来我给他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 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 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 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晚自习学习也是一样,一门学科学太久,脑袋就会混沌,没有思考了。 4、每日要解决三件事情。 1.把自己不会的,或是搞不懂的,在相应的科目课堂内及时解答出来; 2.根据科目不同的,及时调整自己对细节知识如:方程式,解题规则等的重新熟记; 3.高三的时间每天都是累的,精神点每天都被调到点,复习时间也是一样,先挑易记易懂的掌握了最后把难点写下来反复记。 5、多做高考题,少扣模拟题 要想熟悉高考的思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做题。 近五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新高考执行以来题型发生了变化,就更需要我们适应它。 在做高考题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的把控。这需要同学们一次性完成一整套试题,特别留意一下每部分自己的答题时间,并科学规划,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五分钟完成,留有检查的余地。 2、总结一下各部分的得分情况,了解自己的强弱项。 3、留意出题点,揣摩不同内容出题人的着眼点在哪里,做到知己知彼。 当然如果真题做完了,同学们可以做一些模拟题。模拟题因为权威性稍逊一筹,因此有的题目可能较偏、较难,有的还会偏离考试大纲,希望同学们遇到此种情况及时请教复读班老师,对于不要求掌握的内容不必深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