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轮复习都已经过半了, 你不会还在想着我应该怎么学吧! 都上高中这么久了, 你对于自己的学习不会还没有把握吧! 我有一个非常变态的学习方法, 虽然有点卷,但对于500分以下的学生, 还是很有用的! 你要是从现在开始按照我说的去做, 你至少还可以提高150分到200分! 我已经带领200个学生亲自实践过了, 因为后台总是有人在问, 我就来告诉你! 你是不是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自己的学习上,但是却没有任何效果,时间浪费了,人也变得没有自信。 那是因为你的学习没有章程和逻辑, 正确的学习过程是: 预习--上课--复习--练习--重做错题--复习易错点--重新检测复习--总结复盘 这就是我带领几百个学生逆袭总结出来的! 首先是预习 预习就是提前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也是这个方法的第一个环节,所以也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预习? 我将预习的核心目的总结为以下三点: · 促进旧知识内化 · 与新知识“混个脸熟” · 发现最难知识点 促进旧知识内化:我们要预习的内容通常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续。所以预习的第一要务,当属温习和巩固旧知识,尽量消除遗留的知识盲点、疑难问题,才不至于一头雾水地开始同新知识打交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英语课一定会学习各种完成时态,通常我们第一个接触的是现在完成时,进而是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将来完成时、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等。在预习更复杂的完成时态前,我们一定要先温习、内化好最基础的现在完成时,才可能“更进一步”,预习更高阶的完成时态变体。 与新知识“混个脸熟”:上面提到,预习绝不是“透彻自学”。如果自己都能把知识点完全学会了,那也就不需要和老师在课堂上天天见了。 预习时掌握100%新知识,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我建议大家在预习时通读一遍关键的章节、段落,但由于时间有限,可以暂时“不求甚解”,只需先熟悉一下新知识点的“大致长相”,“浅尝辄止”,就可以了。 发现最难知识点:预习新课时一定会遇到让你觉得理解困难,甚至感到一头雾水的内容,这时候千万不要沮丧、苦恼。预习时学不会,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此时你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无遗漏地发现和总结最棘手的新知识点,在之后上课时尽力听懂老师的讲解。 其次是上课 上课还是要看自己目前的基础,复读学校的课程安排针对的是中等学生。如果你的成绩在500分以下,只听基础部分课程和讲简单题型的课。 学校的课程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差的人来说,是不适合的。所以可以有选择性的听。讲新课和复习课可以听,讲题型课根据自己基础来。 上课先不要急着做笔记,先听老师讲。下课再找同学补上笔记,正好可以利用下课时间复习一下。 然后是复习 学完新课之后,肯定不能不管了! 我讲复习分为几点: 日复习 周复习 月复习 日复习:每天学完新课后抽点零碎时间总结今天所学知识点,先全面复习,再总结错重难点和易错点。 周复习和月复习:把你这一周和这一个月所学内容全部都复习,也要总结出这一周和这一个月的疑难点。 日复习的具体做法很简单:拿出每个学科当日的课堂笔记,快速回顾一遍笔记要点,有时还会“自问自答”——遮住详细记录区,只根据要点区里记下的关键词考察自己对当日知识点的理解情况。 每次日复习,可以着重于当日出现最多新知识点的主要科目,每门学科平均花10—15分钟温习即可。在日复习自查过程中,可以将遇到的盲点、难点及时整理出来,记录在一张单独的问题清单上,之后尽快找老师请教解决。 周复习和月复习:一定要有雷打不动地抽出大约两小时(具体时长大家可以视个人情况确定),把每门功课的课堂笔记等所有学习材料拿出来,完整、仔细地回顾一遍当周所学,尤其把注意力放在前一阶段每次“小复习”中出现的盲点、难点,以确保自己在请教老师、订正错题后已经透彻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在“复习”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及时记录在问题清单上,在下一周回校上课时尽快请教复读班老师,一一搞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