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艺术生文化课学情分析 1.从学习意愿来看 大多数孩子是想学和愿意学习文化课的,但是也有有问题的学生,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自己非常愿意来,目前明确,态度坚定,能够迅速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这样的学生一般是复读生;第二,自己也愿意来,也想好好学,但是学习的主动性还不是太强,比较散漫,没有紧迫感,这样学生一般都是应届生;第三,被家长逼着来的,自己本身还不想学习文化课,还想参加校考或者还想玩几天,觉得还不着急呢,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对自我的认知。 2.从学生基础来看 艺术生的文化课本身都不好,这个问题是长期造成的,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学生基本上都是数学和英语成绩不好,这基本是一个普遍现象。高中艺术生文化基础较差,底子相对薄弱,一部分学生欠缺的不仅仅是高中基础知识,甚至还包括小学和初中的文化课知识。 3.从学习能力和习惯来看 艺术生基础差是客观现实,但是当所有的学生一切从头开始后,孩子们之间的学习能力和习惯还是差别比较大,一是听课状态,比如是否集中注意力,能否跟上老师思路,能否及时做好笔记等等;二是习惯养成,很多学生还不具备主动学习能力,对文化课不感兴趣,还没有养成动笔能力,听课能力,解题能力更是不不行,尤其是问答题的能力,问答题基本不会写,写了也基本是文不对题,审题能力没有,分析材料能力没有,知识储备没有,学科素养没有,可以说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4.从学习状态来看 学生还缺少文化课学习的“精、气、神”、他们学习时整体上很难把他们看成一个高三的学生,因为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学习的状态,那绝对是精神饱满、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而我们则是懒洋洋的状态,缺乏文化课学习必须的毅力,动力、精神等等。 第二、艺术生文化课成功的四个影响因素 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艺术生才能取得优异的文化课成绩? 从内因来看,我认为一个学生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四点: 第一,明确的目标和理想,这是学生文化课学习的精神动力。 第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生文化课学习的约束机制。 第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是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核心素养。 第四,持之以恒的坚强毅力,这是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心理保障。 对于咱们艺术生来说,第一条已经满足,那就是专业课的加持,艺术生有了专业课的加持才能大大降低文化课的录取分数,才会有走本科的希望和理想大学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渴望而又可及的(通过学生个人努力),所以说只要是专业课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明确的目标和理想,精神动力已经有了。 再看第二条,我经常反思和定位我们文化课辅导学校的作用,我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又伟大,但是绝对不要“神话自己”,我们其实就是在高三艺术生需要学习文化课的时候出现了,我们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学习文化课的平台,帮助焦急的家长和带着希冀学生走过这段高三最后的时光,仅此而已!同时学校的各项教学和管理安排都是为艺术生而量身定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文化课学习的约束机制,学校才有秩序,学生才能静下心来投入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中去。 第三条就是学习能力,其实这条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核心素养,从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系来看,这种学习能力其实就是学生分析和解决试题的能力,这个程序是:输入:听课+理解+记忆;输出:做题+纠错+反思;学习能力:输入+输出。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三到五个月的强化训练,这个过程可以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来诠释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第26则)。 第四条对于艺术生来说是最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艺术生文化课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孩子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爱造成的,孩子从小没有吃过苦,养成了懒散的行为,现在一下子投入到高强度的文化课学习当中,可以想象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承受多大的煎熬。 最后想对咱们的艺术生家长说,高三只是一小部分,也是孩子人生中迈过的第一道坎,相信他们以后的坎坷会更多,高考的坎坷是为数不多具有选择性的。脚下的路他们必须自己走完,心中的伤,他们必须自己去疗,一切都得靠他们自己,但这并不可怕。因为孤独是人生必走的路,必吃的苦,苦到尽头,甘自来。 第三、艺术生文化课的针对性教学 1. 学生背诵能力和背诵内容急需要我们老师去解决和更新: 咱们老师不要老是埋怨学生不背或者记不住,很多知识的背诵需我们老师去提炼和给学生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现在我们的学生就是死记硬背,我们的老师就是生搬硬套,没有去给学生认识的综合和归纳,不去给学生区分那些知识是选择题的知识,那些知识是问答题需要掌握的,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啥也没记住,眉毛胡子一把抓,还是不会做问答题,平时我们老师务必给学生做好区分和归纳总结,这个点至关重要。 2. 系统的归纳学科知识体系和教会学生审题能力急需我们去践行: 建立学科知识体系,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体系非常重要,就拿我们政治的哲学来讲,我发现大部分老师没有给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哲学体系,导致学生胡乱答题,乱用知识点,这个是我们任课教师务必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给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体系,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不厌其烦,反复强调才能见到效果,大家不要觉得我讲过就饿可以了,遇到题后马上扩展,把需要扩展和延伸的知识体系讲出来,不管是问答题还是选择题都可以展开,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另外,教会学生的审题能力至关重要,平时务必反复提醒,我始终认为,学生问答题做好了,选择题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3. 标准化问答题格式和书写规范化问题亟待强调和落实: 很多学生做问答题不写序号,缺乏条理化和逻辑化答题,学生基础差是一方面,我们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提醒也是尤为重要的,要不厌其烦的提醒,小时间验收严格要求,只有这样学生的规范化和书写规范化的问题才能最大程度的解决。 4. 选择题深入考法研究和让学生形成反思能力亟待建构: 我们自己要善于总结和概括,从中找到命题规律和出题方向,这提醒我们不要仅仅为了讲题而讲题,要深入挖掘隐藏在试题背后的出题规律和命题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体到我们老师这里就是讲题要有扩展和延伸;到学生这里就是让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常见的错误选项、常见的出题陷阱、如何快速找到做题的切入点、如何找到做题的方法等等。 第四、艺术生文化课的高效管理 1.发展是硬道理,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的问题一定要在发展中去解决,把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看成一个过程来看,顶层设计务必要设计好,一轮、二轮、三轮、每周、每天、每一节课、每一分钟全部规划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来,撸起袖子加油干,过程走好了,结果会完美的。这里也跟咱们家长说下,就得一步一步来,不能着急。 2. 狠抓常规管理,真正走入学生,抓细节,从听课,笔记,做题,小时间验收等等做起,这是学生出成绩的基础。 3.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从思想上、态度上,方法上、行为上,全部把精力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来,一鼓作气,全力以赴。 4. 跟家长保持沟通,家校共管,威力无穷;家长配合,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