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复读 很多考生、家长都会很纠结。 复读, 万一明年考得更差,白白浪费时间; 不复读,又觉得心有不甘, 想再给自己一个再博一次的机会。 复读不是儿戏, 自身到底适不适合复读呢? NO.1 你适合复读吗? 先来回答这些问题,如果这几个问题中有一道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复读的确是一种选择。
再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看到网上有人说:复读,不是失败者的选择。复读,是让你重新书写答案的机会。 这是一个选择,不想被现在的分数钉死,可以走复读的路,复读之后也并不等于成功,看多了鸡汤或者听多了诉苦,都不能成为你做出选择的最终原因。 NO.2 再来一次能满意吗? 只有程度较差的学生会去复读?不,什么人都可能去复读。 一位老师表示自己复读班里的高四生中,有一半的学生过了二本线。选择复读少部分是因为发挥失常,大部分还是不甘心,成绩好的没考上清北不甘心;成绩中等的觉得差一点就进好学校不甘心,成绩差的觉得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一定能逆袭。 说到底,最让人后悔的,还是“我本可以”。大学不是终点,去了哪所大学,对应未来会做什么工作、过什么生活才是这些复读生的终极决策标准。 很多复读生鼓励师弟师妹说真的不后悔,因为他们的结果是好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又岂在少数。就像转盘,转了一次没转到自己想要的,更大力地再转一次就一定能赢吗? 这么说并不是要给想复读的人泼冷水,如果你坚定地想选一个专业、一所学校,不考上誓不罢休,当然可以复读。 建议大家选择复读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对某一样东西的坚定,或是重大的发挥失误,而非那个模棱两可的“不甘心”。 NO.3 复读可能会遇到的压力 1. 周围人关注的目光,自己对曾经同学大学生活的羡慕。 2.莫名其妙的看不起。 复读一到别人嘴里,就变了味了,谁会想你有什么苦衷呢,他们只会简单地列个等式:复读=失败。 逢年过节时,人来人往,别人随口问:“在哪上大学呀?”“复读。” “复读啊……”这个拖长音言有尽而意无穷,即便最后对方再怎么说复读也挺好之类的话,也不能让人心情回温,一些人甚至已经在心里对复读生做了一个不良人设的勾勒,明里暗里有些看不起复读生。 3.你可能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 时间最公平,不会为谁驻足。同学们已经开始进入大学阶段,复读生确实还停留于高中,中间至少会差一年,甚至更多年。 如果你选择复读,你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你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绝望,告诉自己决定高考成败的不是有没有复读,而终究是有没有努力。 有同学说,复读时候每天下了晚修,都要一个人在操场流泪,平复一下情绪再回家,小小年纪就承受这些,可能就认证了那句:在那段黑暗无光的岁月里,恰是你野蛮生长的时期。 4.融入新的学习、交际环境,或多或少会有反差感。 高考后,放肆潇洒了一段时间,天天睡到自然醒,伸手就是自己喜欢的零食,随时都可以打开手机看爱豆,要是复读,一年摸手机的时间可能都没有现在一周多,现在过得舒坦的日子都要放弃,像是“戒断”反应。不过这种感觉主要在刚开学,习惯以后也不是问题。 5.高昂的费用。 在众所周知的“高考工厂”之一寻梦高复班,高三复读班的数量基本和应届生的班数持平,那里没有娱乐,每一个学生的时间都被作息表拆解的严丝合缝,宿舍里无法手机充电,除了学习,也找不到什么可做的了。 复读班的费用多在万元以上,寻梦高复班附近的普通民办学校,收费高达8.8万。 大部分复读学校是按照高考成绩收费的,分数能上985学校的同学想复读学费还会省,但是分数徘徊在一本线附近的学生,学费就已经很高了,要上万,如果是二本线附近,费用又会翻一番,这还只是学费,还有住宿费、伙食费、书本费等等,杂七杂八,一年下来也要好几万。这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讲已经是笔不小的费用,你的家庭也要为你分担。 6.再次失败的风险。 如果你选择复读,你要准备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比如第二年高考的题,它可能更有难度,或者竞争者更多。 这很残酷,也大有人在。复读不是定心丸,不是灵丹妙药,失败成功,概率一半一半,万一又有什么不可抗力因素呢?就算觉得自己一定会成功,也不得不考虑这种最糟糕的情况。要想好这样的结局,自己该何去何从。 7.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由于应届时没有考上大学或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以后再次进入学校学习。在此过程中很多父母和亲人会比原来更加关注你的学业成绩,希望这次考得更好,无形之中又施加了压力,会给他们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你不努力就会像上一次一样考不好。 NO.4 复读这一年怎么过? |